找到相关内容744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(下)

    使得我们肆无忌惮地大杀特杀、大吃特吃,于是造成哀嚎遍地、怨气冲天,长久下来已成习惯,不知不觉中不晓得已经累积了多少恶业。  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,不少人,尤其是达官贵人、富商,在虚荣心的驱使下,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2154730.html
  • 释迦时代之外道

    释迦牟尼,则诸哲中之特立者也。当时贵人出家求道,世人视之不但不怪,且有尊礼之者。(如中阿含箭毛经所述)出家者伙,其中不无藉行乞以谋自活轶出常轨者。末伽黎拘舍黎为六师之一,即邪命外道之首也。居舍卫城,馆于...

    汤用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154788.html
  • 广清凉传(2)

    师房扉尚掩。眠犹未兴。宰躬自敲门。微声而唤。少顷。师出。宰即折躬致礼。师曰。山僧愿德。不销贵人之礼。宰旧尝巡山。颇相轻视。此时事逼。致敬忘劳。曰不识圣人。罪寔深矣。泣泪又拜。师因问其故。宰具述厥由。师曰。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354981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4)

    潮水似的闪出一条通路让“贵人”进屋。老三进屋后,让准备一大碗清水放到正在炕上咧咧说笑的“病人”面前,然后他掏出一削果皮的小刀和一个小纸人。他拿出了当官时的派头高声向人群讲:“病人是被打死的狐仙迷上了,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3055087.html
  • 丰子恺之静观人生

    没有钞票而受苦,实在是为了人心隔阂太深,人间不平等而受苦。唐朝的诗人杜牧有幽默诗句云:  “公道世间惟白发,贵人头上不曾饶。”看似滑稽,却很严肃。  白发是天教生的,可见天意本来平等,不平等是后人造作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855646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建寺文化(1)

    、佣保舍、牛马舍等。晚唐诗人杜牧﹙803-852﹚曾写〈江南春〉说: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?”而北魏六朝时,王公贵人常捐舍王侯宅第改为佛寺,而园林景观,殿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2556170.html
  •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——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

    往往都采取调和甚至认同的姿态。“不依国主,则法事难立”,是中国佛教的不易之则;有助于王道教化,是中国佛教的主体功能。释尊“不得参予世事,……结好贵人”[23](P1110c)的教训似乎不再有人提及,而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3856178.html
  •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(1)

   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作者:永祥   总序  自读首椤严,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;  认识华严经,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。  诚然,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、苦海之宝筏,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,...其译出之年代,约在魏晋之时,至迟也不晚于南朝梁。由此可知,佛教的地狱说,早自汉末即已传入中土,迄于南朝而大盛。当时已有阎罗王审判罪人之说,但所占篇幅却不多,大部分仍称之以主者、王者、贵人、阴君、府君、...

    永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1456981.html
  • 傅大士语录

    非广非狭。非有边非无边。如如正理。夫复何言。  讲众既散。帝因赐水火之珠。大逾径寸。圆明洞彻。  以大士山居。水火难致。故以此珠赐之大士。  常用取水火于日月。时王公贵人有至大士所。见大士坐不正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2756996.html
  • 宋濂与佛教

    50);有的是不妄书,不谄媚贵人,诱掖后进,则温如春阳(注51)。若非长期苦修,曷克臻此?  至于现神异之迹,宋濂认为可以启正信:  濂闻方策所载灵僧示灭,多有天花之祥,或者遂谓大乘境界去来无迹,奚以...

    龚显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0557218.html